2 天,因為小妞有持續拉肚子的狀況,
即使吃白粥、白吐司,雖有小小改善,但還是拉...
醫生叔叔說:腸胃炎唷。
不過高峰期已過,小朋友的體內自行恢復中!不用太擔心m205.gif

結果,昨晚快 10 點時,發現小妞全身燒燙燙,

耳溫一量 39.8℃,嚇呆了em52.gif
馬上以 8 分鐘的時間,從安坑 To 新店聖新小兒科,趕在最後,看了醫生!

38.5,到院溫度。檢查了一下,初步診斷:玫瑰疹!

醫生叔叔這麼說:6 - 18 個月是發病高峰期,
依小朋友體質而訂,是良性病程,不具感染力!
通常一次免疫,無需太大擔心。

症狀通常會反覆發燒約 3 天,
退燒時要注意活動力及食慾是否有減少。

退燒後會起疹子,要注意的是會有輕微的腹瀉。
發疹到退疹期為 3-4 天,不會癢也不會留疤。

只要維持環境整潔及大人的衛生習慣,應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呼!稍稍喘了一口氣。
回家後,吃了第一劑藥水,一個小時過後,燒沒退!
38.4℃,再吃了第二劑的藥水,半小時後,燒退了,
安心許多,喝了 240 CC 的牛奶,很快的進入夢鄉。

2 個小時後,37.3℃,正常值內。我也休息了!
5 點半起床,燒又來了,喝完牛奶,
一小時後喝第一劑藥劑,燒退了,安心許多!
請假不易,只好請保姆多加費心!
人在公司、心繫小妞ㄚ ~要乖噢.gif

還好今天星期五,週休的日子,
可以有多點時間陪小妞度過發疹的考驗加油.gif 

上網查了一下玫瑰疹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及了解。
病毒多多的環境,注意個人衛生,真的格外重要!

玫瑰疹 文章部份引用優生媽媽醫學新知識!

未發疹和發疹期 症狀迥異

玫瑰疹就是在身體上長出有著玫瑰般色澤的疹子。
這個特殊疾病主要是影響到三歲以下的小朋友,
大部分(大約95%)的玫瑰疹,都發生在六個月以後到一歲半左右的小嬰孩。
一般而言,玫瑰疹主要分為前後兩個時期,未發疹期和發疹期。

*未發疹期
在未發疹時,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發高燒。

大部分的病童發燒時體溫會在38℃到40℃左右,平均會在39℃,反反覆覆的高燒是一個大特點。
雖然少數病童會合併有哭鬧不安或厭食的情況,
絕大部分的病童仍然可以正常玩耍,精神、活動力在高燒時仍然很好。
少數病童會有些輕微的咳嗽或流鼻水的症狀,
但是大部分的病童除了高燒之外,可以說完全沒有其他的症狀。

可是,就因為沒有其他的明顯症狀,更讓家長們摸不著頭緒而更加緊張;
發燒本來就讓人擔心,原因不是很明顯的發燒更是讓人加倍的焦慮。
更令人煩憂的是,一天好幾次的高燒,通常還得延續個三到五天,
比較一般的感冒還多個兩、三天,
另外體溫可能在第四天或第五天也還維持在40℃度左右。

*發疹期
在幾天來來去去的高燒之後,就進入了發疹期。
特別的是,在一進入了發疹期時,之前的高燒也完全消失,體溫開始完全恢復正常,
幾個小時後開始在身上出現玫瑰色的小疹子。
通常會先在軀幹開始出現少數約 0.2 0.5 公分大小、輕微突起的粉紅色小疹子。
爾後慢慢疹子增加,會在頸部和四肢也出現。

這些玫瑰色的疹子通常不會癢,也不會有水泡出現。
原來個個界線分明的疹子隨著數目增多,會慢慢融合和慢慢消退。
在一到三天的時間內,由少數疹子慢慢增加、融合再消退。
有時候,在發疹期初期會合併有輕微的腹瀉。

玫瑰疹是病毒性的感染,是一個良性的病程,在治療上採取的是支持性療法。
適度的給予退燒藥,除了可以讓孩子減緩發燒的不適之外,也可以減低熱性痙攣的發生率。
也要叮嚀家長的是,多注意孩子的精神活動力,
有高燒時,兩到三天讓醫師追蹤檢查一次,你和你的寶貝一定可以度過玫瑰疹的考驗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丫曼... 的頭像
    丫曼...

    丫曼の花言巧語...

    丫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